ds足球比分

图片

ds足球比分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中国电科护航嫦娥五号平安回家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7日 编辑:王雪姣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探月工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嫦娥五号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国务委员王勇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嫦娥五号任务飞控现场宣读了习近平的贺电。中国电科副总经理黄兴东现场见证这一荣耀瞬间。

  

  

  摄影: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 汪江波

  嫦娥五号返回器的“着陆回收”直接关系到月球样本能否安全、顺利地来到地球,中国电科为嫦娥五号的回家路提供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其安全回家保驾护航。

  多型测控系统 布下通信测控“天罗地网”

  为全力护送嫦娥五号的回家之旅,中国电科多型测控系统,用无形电波张开了一张100%全覆盖的通信测控“天罗地网”,为返回阶段提供了坚实的测控技术保障。

  

  作为总体单位,中国电科承建的佳木斯站是此次深空测控的主力站,在嫦娥五号回家之旅中,每日陪伴长达十余个小时,全程对轨返组合体进行状态和轨道监测,实现了对信号捕获跟踪、测量、遥测和数传数据接收以及遥控指令发送等功能。

  

  作为总体单位,中国电科承建的佳木斯站是此次深空测控的主力站,在嫦娥五号回家之旅中,每日陪伴长达十余个小时,全程对轨返组合体进行状态和轨道监测,实现了对信号捕获跟踪、测量、遥测和数传数据接收以及遥控指令发送等功能。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中国电科新一代相控阵雷达接力完成了返回器第二次再入大气层直至落地的段落测量,为着陆场搜寻提供数据。该雷达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既可以精确获取返回器的飞行轨迹,还可以对返回器进行实时二维成像,获取再入大气层时的目标特性。

  系列卫星通信设备 实时传输现场画面

  返回器返回着陆场时,搜救通信工作是重中之重。

  为实时掌握返回器在返回过程中的视频信息,并第一时间传输到北京飞行控制中心,中国电科自主研制了系列卫星通信设备,为及时搜索到返回器提供技术保障。

  在着陆场,中国电科自主研制的“机载Ka卫星终端”,可第一时间传输现场画面。该系统是用于我国航天工程神舟和嫦娥系列返回舱着陆时,信号传输的一套直升机机载搜救通信系统,可将着陆场实时视频图像和语音通过卫星传回北京,便于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实时指挥控制。该套设备已圆满完成6次重大航天任务,目前仍是着陆场卫通传输带宽最宽的设备。

  

  同时,中国电科在着陆场还布置了直升机卫通站、动中通车载站、便携卫通站等设备,为搜索回收区域地面分队与北京中心之间提供图像、调度、话音和数据通信。配套的某活动测控站承担了嫦娥五号返回器返回段的测控和关键指令发送,并提供返回器开伞前后的光学实况摄录任务。

  

  在用于搜索的直升机和地面车辆上,中国电科研制10余套机载/车载定向仪产品,是针对返回器的核心搜索定位装备。针对此次夜间实施任务,中国电科构建了天地协同、网格化、智能化的搜索网络,具备了对返回器从出“黑障”到着陆全过程的跟踪定位能力,确保对着陆返回器发现早、盯得准、引导快。同时,针对任务的极端严寒气候条件,重点加强了设备抗低温等环境适应性设计及可靠性设计,所研制的定向仪经受住了机舱外超低温度的严酷考验。

  

  在北京飞行控制中心,中国电科承担了地面中心机系统、网络系统、指挥大厅的建设和月面制图、月面仿真虚拟现实等软件建设,通过三维手段和真实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全程模拟了探月及返回过程,为任务的顺利执行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在嫦娥五号返回后,中国电科为国家天文台研发的数据存储和服务软件,将进行月球样品数据管理、地面长期存储工作,同时开展样品制备、处理、测试和分析任务,并将实时向外界发布、展示月球样品和相关信息。

  

  多型关键器件 安全稳定的有力支撑

  在返回器上,中国电科配备了系列关键器件,为其安全稳定提供技术保障。

  研制的某型无刷直流电动机应用于返回器舱盖机构,是舱盖机构主轴的动力源。该电机采用组装式结构设计,可实现在轨存储、工作寿命的可靠性要求,并能够同时兼顾高效率额定工作点输出与大转矩堵转输出的双重要求;配套的压力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压力信号,对月面升空返地过程中的姿态进行调整和控制,保障返回器携带月壤顺利返回。

  

  研制的滤波器、放大器、频率源、接收模块和视频前端等组件,用于返回器中的扩频应答机,实现了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滤波、放大、混频、变频等功能,为返回器的测距、测速、精准定位提供有力支持。相关产品经过攻关降低了噪声系数,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充分满足了返回舱对重量、体积和严酷环境的苛刻要求,为返回器实现长距离、大范围的再入回收测控技术提供有力支持。

  

打印 关闭